1月1日,罗振宇的第五场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上海落下帷幕。在这场演讲中,罗振宇谈到了一个许多人关心的问题:中国制造业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会被其它国家牵制?
在许多人看来,美国是全球创新的上游,扮演了“大脑”的角色,而中国是“身体”,擅长于制造,将科技创新落地。人们担忧的是:美国为了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,正尝试把工厂搬离中国,这将大大打击到中国的制造业和经济的发展。
不过,在罗振宇看来,人们其实没有必要对上述问题太过忧虑,因为美国这个“大脑”事实上很难摆脱中国这个“身体”。这是因为,中国制造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,在全球创新的整个体系中,中国的地位几乎无可取代。
在演讲中,罗振宇将中国制造的优势比喻成“四张底牌”——
中国制造的第一张牌是规模。美国很多政客都在给苹果公司施加压力,要求它把生产工厂搬离中国,然而到目前为止,苹果一直没有做这件事。这是因为,销量最好的时候苹果需要外包工厂的峰值产量达到每天100万部,这大约需要75万名熟练工人。这个配套能力到目前为止只有中国有,只有中国能整合起来。这就是中国制造的规模优势。
中国制造手里的第二张牌是速度。罗振宇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故事:一个北方大城市的制造企业紧急需要一个模具,东莞一家公司接活了。晚上8点企业才提出需求,9点东莞团队开始3d打印,12点打印完成,深夜1点交给跨越速运发货,早上7点抵达这座北方城市,早上8点就用上了。
第三张牌是成本控制能力。罗振宇以一把卷尺为例:在淘宝上只用花3-4块钱,就能买到一把5米长的钢卷尺。去除各环节利润之后,最便宜的钢卷尺成本只要0.79元,这体现了中国制造堪称骇人听闻的成本控制能力。
而在极其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背后,中国制造还有第四张牌——分工能力。罗振宇举了2019年上市的得到阅读器的例子。就这样一台比手机简单得多的阅读器设备,背后是几百家中国公司协作的结果,其中仅直接供应商就有110家。仅仅是阅读器外壳上的一个金属按钮,就涉及到精细的分工:铝合金开料是一个工厂完成的,表面喷砂、氧化处理是另一个工厂完成的,半成品切边、硅胶零件的开模和组装等等都是由不同的工厂完成,最后安装到阅读器上。
就是因为有上面这四张底牌,尽管美国的政客们总是劝科技创新企业离开中国,但是“身体很诚实”,他们倾向于跟全球最大的供应链和市场在一起。如果他们搬离了中国,不仅仅会丢掉供应链,还会丢掉市场。
罗振宇还分享了科技产业专家王煜全的观点:真实世界是一张包含了美国和中国在内的,由全世界研发者、制造者、供应链共同组成的、遍及全球的创新网络。不管你起手的姿势什么样,处在哪个分工环节,关键在于,你此时此刻能不能占据创新生态里的关键节点,而且这个关键节点早就不集中在哪个特定环节了。任何一个环节,只要你做得足够好,你就有话语权。因此,在全球创新这个网络里,生态位决定生存权,我们要做的,是让自己在这个创新网络里变得越来越重要。
“我们和任何国家之间,都已经不是谁上游谁下游、谁输谁赢的关系。我辈中人,不应该在这个层面上纠缠,我们应该意识到,我们正迎来一个历史级的机会,就是有机会共建一张全新的全球创新网络。”罗振宇总结说,“我辈中人只有一个姿势,干就是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