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是发现难题,难题应该有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。之后是概念化:将详细难题普遍化,并尽量用学界通用性的语句对难题做好表述,发掘难题的共性。紧接着操作化:将概念化的难题从新变成可测量的难题。样本选取样本分析分别是:找出有代表性的样本与对样本做好测量并就测量结果分析样本,算出基本依据。再者讨论与总结借助根据样本分析获得的依据从新对现实做好讨论,算出支持或有悖我们假设的依据。
但是,完完全全按照这一流程去论文写作,通常是没法做到的。说白了一篇论文的成败大多数在论文选题上。要知道,概念化+操作化的过程,有另外个名字那就是范式,每个成功的范式的形成都能够引起所在领域研究的一次革命,所以就大家现在的水平而言想自己完成这一“概念化+操作化“过程根本不可能。
至于从自己的论文选题出发去找出适合这一论文选题的范式,这一要庞大的阅读量做支撑。
《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?》